軍中樂,送徵南掾史張毅赴京
我嘗軍中行,從知軍中樂。高牙大纛啓征途,風雲隨護中軍幕。
千乘萬騎指顧間,環而居之乃城郭。五更觱篥吹一聲,旄頭驚向天邊落。
捷書日夜報天子,親筆敕書加寵渥。刲羊宰牛餉壯士,萬歲歡呼震山嶽。
大旆悠揚錦萬里,從伶窈窕花千萼。男兒墮地誌四方,蓬矢桑弧爲有託。
遭逢主聖得臣賢,風順鴻毛易寥廓。只今詔檄登大府,鷙鳥之中瞻一鶚。
渭城且莫唱陽關,舉杯爲賦軍中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牙大纛(dà dào):古代軍隊中的大旗。
- 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種軍樂器,類似於號角。
- 旄頭:古代軍旗上的裝飾,常用來指代軍旗。
- 刲羊宰牛:宰殺羊和牛,指舉行盛大的宴會。
- 蓬矢桑弧:古代男子成年禮時所用的弓箭。
- 鴻毛:比喻輕微的事物。
- 寥廓:廣闊無垠。
- 鷙鳥:猛禽。
- 一鶚:比喻傑出的人才。
- 渭城: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
- 陽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翻譯
我曾在軍中行走,深知軍中的樂趣。高大的旗幟引領着征途,風雲似乎在守護着中軍的帳幕。 千軍萬馬在指尖間指揮,圍繞着城郭形成防禦。五更時分,觱篥一聲吹響,旄頭彷彿在天邊驚落。 捷報日夜不停地報給天子,親筆的敕書加上寵信。宰殺羊牛犒賞壯士,萬歲的歡呼聲震山嶽。 大旗悠揚,錦繡萬里,從軍的樂師們如花千朵。男兒生來志在四方,蓬矢桑弧象徵着有依託。 遇逢明主得到賢臣,風順鴻毛輕易達到廣闊天地。如今詔檄已登大府,如同鷙鳥中的傑出者。 渭城且莫唱起離別的陽關曲,舉杯爲賦軍中的樂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軍中的壯麗景象和戰士們的豪情壯志。通過「高牙大纛」、「觱篥」、「旄頭」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古代軍隊的威武氣勢。詩中「刲羊宰牛」、「萬歲歡呼」等場景,展現了軍中的盛大宴會和戰士們的喜悅心情。最後,詩人以「渭城且莫唱陽關」表達了對軍中生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體現了男兒志在四方的豪情。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充滿了對軍旅生活的讚美和對壯志的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