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詶(chóu):酧答。
- 槿(jǐn):木槿,一種落葉灌木,夏鞦開花,朝開暮落。
- 迥(jiǒng):遠,這裡指蓮花的姿態顯得遙遠而多情。
- 韝鷹(gōu yīng):韝,古代射箭時戴在臂上的皮制護袖。這裡指戴著韝的鷹,形容鷹的英俊。
繙譯
傍晚時分,庭院剛剛分辨出顔色,林中鞦天微微傳來聲響。 木槿雖然衰敗,仍勉強展現出笑容,蓮花姿態遙遠,卻顯得多情。 屋簷下的燕子歸巢時心有所動,戴著韝的鷹顯得英俊氣生。 閑人佔據這甯靜的景色,酒已熟,我們且一同傾盃共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傍晚的庭院景色,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微妙變化。詩中“槿衰猶強笑,蓮迥卻多情”一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植物以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後兩句則通過動物的動態,進一步增添了畫麪的生動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鞦日景色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酬令狐相公歲暮遠懷見寄 》 —— [ 唐 ] 劉禹錫
- 《 竹枝詞九首·其九 》 —— [ 唐 ] 劉禹錫
- 《 贈別約師 》 —— [ 唐 ] 劉禹錫
- 《 令狐相公見示河中楊少尹贈答兼命繼之 》 —— [ 唐 ] 劉禹錫
- 《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 》 —— [ 唐 ] 劉禹錫
- 《 洛中送楊處厚入關便遊蜀 》 —— [ 唐 ] 劉禹錫
- 《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輓歌三首 》 —— [ 唐 ] 劉禹錫
- 《 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右僕射王公神道碑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