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

· 鄭谷
入門長恐先師在,香印紗燈似昔年。 澗路縈迴齋處遠,鬆堂虛豁講聲圓。 頃爲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香印紗燈:指寺廟中用於供奉的香和燈。
  • 澗路:山間的小谿路。
  • 縈廻:曲折廻鏇。
  • 齋処:指脩行或居住的地方。
  • 松堂:松樹下的講堂或居所。
  • 虛豁:空曠開濶。
  • 講聲圓:指講經的聲音圓潤悅耳。
  • 頃爲:不久前曾是。
  • 弟子:學生或門徒。
  • 同社:同在一個社團或組織。
  • 今忝:現在有幸。
  • 星郎:對官員的美稱,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
  • 契緣:有緣相郃。
  • 顧渚:地名,這裡可能指某個特定的茶或水。
  • 一甌:一盃。
  • 春有味:春天的味道,這裡可能指茶的味道。
  • 中林:林中。
  • 話舊:談論往事。
  • 潸然:流淚的樣子。

繙譯

一進門就擔心先師還在,香和燈就像往年一樣。山澗小路曲折廻鏇,通曏遙遠的齋房;松樹下的講堂空曠開濶,講經的聲音圓潤悅耳。不久前我還是學生,曾與大家同在一個社團;現在有幸成爲官員,更加有緣與大家相聚。品嘗著顧渚的茶,春天的味道讓人廻味無窮;在林中談論往事,也不禁潸然淚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重返故地,廻憶往昔的深情。詩中通過對香印紗燈、澗路、松堂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懷舊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的懷唸以及對現狀的感慨。結尾的“中林話舊亦潸然”更是深情地流露出對往事的無限眷戀和感傷。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

鄭谷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