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 齊己
空碧無雲露溼衣,羣星光外涌清規。 東樓莫礙漸高勢,四海待看當午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半夜嬋娟影,正對五侯殘酒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碧:指天空。
  • 清規:指圓月,因其形狀如規矩。
  • 東樓:指東方的樓閣。
  • 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 當午:正午時分。
  • 皓魄:明亮的月光。
  • 丹枝:紅色的樹枝,這裏可能指月宮中的桂樹。
  • 嬋娟:形容月亮美麗。
  • 五侯:古代對貴族的泛稱。

翻譯

天空碧藍無雲,露水溼透了衣裳,羣星之外,一輪明月涌出。 東方的樓閣不要阻礙它漸漸升高的勢頭,全國都在等待它當午時分的高懸。 我願意清晰地吟詠這明亮的月光,不願讓幽暗奪取月宮中紅色的桂枝。 可愛的半夜裏,月亮的美麗影子,正對着貴族們的殘酒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夜的景象,通過「空碧無雲」和「羣星光外涌清規」展現了天空的清澈和月亮的明亮。詩中「東樓莫礙漸高勢」表達了月亮升起的自然之美,而「四海待看當午時」則體現了人們對月亮的期待。後兩句「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抒發了詩人對月光的讚美之情,以及對幽暗的排斥。結尾的「可憐半夜嬋娟影,正對五侯殘酒池」則巧妙地將月亮的美麗與貴族的宴飲相結合,增添了詩意的深度。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