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川李尚書傷孔雀及薛濤之什

玉兒已逐金鐶葬,翠羽先隨秋草萎。 唯見芙蓉含曉露,數行紅淚滴清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兒:指薛濤,唐代女詩人,此処以“玉兒”喻其美貌與才華。
  • 金鐶:金制的環狀物,這裡指薛濤的葬禮用品。
  • 翠羽:翠鳥的羽毛,這裡比喻薛濤的才華和美貌。
  • 芙蓉:荷花,這裡可能指薛濤的詩作或其人。
  • 紅淚:比喻悲傷的淚水。

繙譯

薛濤已經隨著她的金鐶葬入土中,她的才華和美貌就像鞦草上的翠羽一樣凋零。 衹看見荷花上含著清晨的露水,幾行悲傷的淚水滴入了清澈的池水。

賞析

這首作品是劉禹錫對已故女詩人薛濤的哀悼之作。詩中,“玉兒”和“翠羽”都是對薛濤的贊美,而“金鐮葬”和“鞦草萎”則表達了她的逝去和才華的消逝。後兩句通過“芙蓉含曉露”和“紅淚滴清池”的意象,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征薛濤的詩作和她的悲傷,展現了詩人對薛濤的深切懷唸和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逝去才女的深情緬懷。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