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韓吏部文附詩

岐山威鳳不復鳴,華亭別鶴中夜驚。 畏簡書兮拘印綬,思臨慟兮志莫就。 生芻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岐山:地名,在今陝西省岐山縣。
  • 威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賢才。
  • 華亭:地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區。
  • 別鶴:離群的鶴,比喻離散的朋友。
  • 畏簡書:害怕書信,指畏懼文書工作。
  • 拘印綬:被官印束縛,指受官職所限。
  • 生芻:新割的草,古代用於祭祀。
  • :祭祀時神霛享用祭品的香氣。

繙譯

岐山的威鳳不再鳴叫,華亭的孤鶴在半夜驚起。 害怕文書工作而受官職束縛,思唸之情難以實現。 獻上一束新草和一盃酒,故人啊,故人,請來享用這祭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唸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岐山威鳳不複鳴,華亭別鶴中夜驚”以神鳥和孤鶴爲喻,形象地描繪了失去友人的孤獨和不安。後兩句則直抒胸臆,表達了因官職所限而無法盡情表達哀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劉禹錫詩歌的獨特魅力。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