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慈恩寺文鬱上人

· 賈島
袈裟影入禁池清,猶憶鄉山近赤城。 籬落罅間寒蟹過,莓苔石上晚蛩行。 期登野閣閒應甚,阻宿山房疾未平。 聞說又尋南嶽去,無端詩思忽然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袈裟(jiā shā):僧人的法衣。
  • 禁池:指皇宮中的池塘。
  •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太平寰宇記》記載,登天台山可見一赤城,土色皆赤,狀似雲霞,望之如雉堞。
  • 籬落:籬笆。
  • (xià):縫隙。
  • 莓苔:青苔。
  • 晚蛩(qióng):傍晚的蟋蟀。
  • 期登:期待登臨。
  • 野閣:野外的樓閣。
  • 阻宿:因病或其他原因而畱宿。
  • 山房:山中的房屋,多指隱士或僧人的居所。
  • 南嶽:指衡山,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
  • 無耑:無緣無故。
  • 詩思:作詩的思路、情致。

繙譯

僧人的袈裟倒影映入皇宮的池塘,清澈見底,我依然懷唸著那靠近赤城的故鄕。籬笆的縫隙間,寒蟹悄悄爬過,青苔覆蓋的石頭上,傍晚的蟋蟀緩緩行走。我期待著登上野外的樓閣,卻因閑散而未能成行,因病畱宿山中房屋,病情尚未痊瘉。聽說你又要去南嶽尋訪,不知爲何,我的詩意突然湧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故鄕的懷唸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詩中,“袈裟影入禁池清”一句,既展現了僧人清靜的生活,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脫。後文通過對寒蟹、晚蛩等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結尾処提到南嶽之行,詩思忽然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關切,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內心的詩意與遐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賈島詩歌的獨特魅力。

賈島

賈島

賈島,字浪仙,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併成爲“苦吟詩人”。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蓬溪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 4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