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濃澹(dàn):濃淡,指顏色的深淺。
- 蜀鄉:蜀地,今四川一帶。
- 鶯腸:比喻黃鶯的哀鳴,暗喻人的悲傷情感。
- 浣花溪:位於四川成都,是杜甫曾居住過的地方。
- 子美:杜甫的字。
- 發揚:這裏指讚美或推廣。
翻譯
蜀地的春天,海棠花色彩濃淡相宜,遍佈鄉野,但半數時間伴隨着風雨,黃鶯的鳴叫也顯得哀傷。 在浣花溪上,面對這樣的景象,令人感到惆悵,杜甫當年並未特意爲這些海棠花寫下讚美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蜀中春天的海棠花,通過「濃澹芳春」和「半隨風雨」的對比,展現了海棠花的美麗與風雨中的哀愁。詩中提到的「浣花溪」和「子美無心爲發揚」,暗示了詩人對杜甫的敬仰,以及對杜甫未曾特別讚美海棠花的遺憾。整首詩情感細膩,語言簡練,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文化傳統的思考。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