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洞庭湖
楚雲團翠八百里,澧蘭吹香墮春水。
白頭漁子搖蒼煙,鸂鶒眠沙曉驚起。
沙頭龍叟夜嘆憂,鐵笛未響春風羞。
露寒紫藟結新愁,城角泣斷關河秋。
謫仙欲識雷斧手,剗卻古今愁共醜。
鯨遊碧落杳無蹤,作詩三嘆君知否。
瀛洲一棹何時還,滿江宮錦看湖山。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澧蘭:澧水邊的蘭花。
- 鸂鶒(xī chì):一種水鳥。
- 龍叟:指老漁夫。
- 鐵笛:指吹笛的人。
- 紫藟(lěi):一種植物,這裏指紫色的藤蔓。
- 謫仙:指被貶謫的仙人,這裏比喻詩人自己。
- 雷斧手:比喻技藝高超的工匠。
- 剗卻:剷除,消除。
- 鯨遊碧落:比喻宏大的景象或深遠的意境。
- 瀛洲:傳說中的仙境。
- 宮錦:宮廷中用的錦緞,這裏比喻美麗的景色。
翻譯
楚地的雲團覆蓋了八百里,澧水邊的蘭花香氣隨春水飄散。 白髮漁夫在蒼茫的煙霧中搖槳,鸂鶒在沙灘上安睡,清晨被驚醒。 沙灘上的老漁夫夜中嘆息憂愁,鐵笛聲未起,春風也感到羞愧。 露水寒冷,紫色的藤蔓糾結着新的憂愁,城角哭泣,關河間秋意濃烈。 我這被貶謫的仙人渴望遇見技藝高超的工匠,消除古今的憂愁與醜惡。 鯨魚遊弋在碧落之中,蹤跡杳無,我作詩三嘆,你可知其中的深意? 瀛洲的一葉扁舟何時能歸還,滿江的宮錦映照着湖山美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洞庭湖畔的春景,通過「楚雲」、「澧蘭」、「春水」等意象展現了湖光山色的美麗。詩中「白頭漁子」、「鸂鶒眠沙」等生動描繪了漁民的生活場景。後半部分,詩人借「謫仙」、「雷斧手」等比喻表達了自己對消除世間憂愁的渴望,以及對未來歸途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裴說
五代時桂州人。少逢唐末亂世,奔走江西、湖南等地,自嘆“避亂一身多”,識者悲之。屢行卷,久不第。至哀帝天祐三年,方以狀元及第。後梁時,累遷補闕,終禮部員外郎。與弟裴諧皆有詩名,詩風近賈島,苦吟有奇思。有集。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