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遠跡:遠行的足跡。
- 南行又北迴:向南行走後又返回北方。
- 老僧:年老的僧人。
- 往歲:往年。
- 話遍:談論遍及。
- 名山:著名的山嶽。
- 燒殘:燒剩下的。
- 黑櫟:一種樹木,這裏指燒黑櫟樹的灰。
- 無因:沒有機會。
- 歸思:歸鄉的念頭。
- 天台:山名,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是中國佛教名山之一。
翻譯
遠行的足跡如同遷徙的雁羣,我向南行走後又返回北方。 那位年老的僧人依然記得,往年我已曾來過此地。 我們談論遍及了著名的山嶽景色,燒剩下的黑櫟樹灰燼已冷。 可惜我沒有機會伴隨大師前往,我的歸鄉之念已飛向天台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再次訪問蔣山(今南京紫金山)並與其中的長老深夜交談的情景。詩中,「遠跡都如雁」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遊歷生涯,而「老僧猶記得」則體現了時間的流轉與記憶的深刻。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名山景色的談論和燒殘的黑櫟灰的描寫,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的「歸思在天台」則透露出詩人對歸鄉的深切渴望和對天台山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