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詩五首

赫赫京內史,炎炎中書郎。 昨傳徵拜日,恩賜頗殊常。 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聞竄遐荒。 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 富貴來不久,倏如瓦溝霜。 權勢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 傳語宦遊子,且來歸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赫赫:顯赫、聲名顯赫的樣子。
  • 京內史:指在京城擔任內史的官員,內史是古代官職,負責記錄和傳達皇帝的命令。
  • 炎炎:形容權勢顯赫、地位高。
  • 中書郎:古代官職,中書省的官員,負責起草詔令。
  • 徵拜:徵召任命。
  • 恩賜:皇帝的賞賜。
  • 貂冠:用貂皮製成的帽子,是高官的標誌。
  • 水蒼玉:一種玉石,這裏指佩戴的玉飾。
  • 紫綬:紫色的絲帶,是高官的標誌。
  • 黃金章:金制的印章,表示官職。
  • 佩服:指佩戴官服和飾物。
  • 竄遐荒:被貶謫到邊遠荒涼之地。
  • 吞聲:忍住聲音,不敢出聲。
  • 雀羅張:形容門前冷落,無人問津。
  • :迅速,突然。
  • 瓦溝霜:瓦上的霜,比喻短暫。
  • 石火光:石頭撞擊產生的火花,比喻短暫。
  • 宦遊子:在外做官的人。

翻譯

聲名顯赫的京城內史,權勢顯赫的中書郎。 昨天傳來徵召任命的日子,皇帝的賞賜非常不同尋常。 戴着貂皮帽子,佩戴着水蒼玉,腰間繫着紫色的絲帶,手持黃金印章。 官服和飾物還未暖身,已經聽說被貶謫到邊遠荒涼之地。 親戚無法告別,只能在路旁忍聲哭泣。 賓客也已經散去,門前冷落無人問津。 富貴來得不久,突然如瓦上的霜一樣短暫。 權勢失去得更快,瞬間就像石頭撞擊產生的火花一樣。 不如守着貧窮和卑賤,貧窮和卑賤可以長久。 傳話給在外做官的人,還是回來歸故鄉吧。

賞析

這首詩深刻反映了唐代官場的殘酷和無常。白居易通過對比官員從顯赫到被貶的急劇轉變,揭示了權勢和富貴的脆弱與短暫。詩中「赫赫」與「炎炎」形容官員的顯赫地位,而「竄遐荒」則突顯了他們的悲慘命運。詩人最後提出「不如守貧賤」,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險惡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