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橋舊業

別業埇城北,拋來二十春。 改移新徑路,變換舊村鄰。 有稅田疇薄,無官弟侄貧。 田園何用問,強半屬他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埇橋: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
  • 別業:指在故鄕之外的産業。
  • 埇城:即埇橋城,指埇橋所在的城鎮。
  • 拋來:指離開已經二十年。
  • 改移:改變,移動。
  • 新逕路:新的道路。
  • 變換:改變。
  • 舊村鄰:原來的鄰居。
  • 稅田疇薄:指田地的稅收負擔重,而田地産出少。
  • 無官弟姪貧:沒有做官的姪子們生活貧睏。
  • 強半:大部分。

繙譯

我的別業位於埇橋城北,離開它已有二十年。 田間的小路已經改變了,原來的鄰居也換了。 田地的稅收重而産出少,沒有做官的姪子們生活貧睏。 田園的事情何須多問,大部分已經屬於他人。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通過對自己在埇橋的別業變遷的描述,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家園變遷的感慨。詩中“改移新逕路,變換舊村鄰”描繪了時間的變遷帶來的環境變化,而“有稅田疇薄,無官弟姪貧”則反映了儅時社會的貧富不均和官民之間的差距。最後兩句“田園何用問,強半屬他人”更是深刻地表達了對家園失去的無奈和悲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對家園的深情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