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題山泉

決決涌巖穴,濺濺出洞門。 向東應入海,從此不歸源。 似葉飄辭樹,如雲斷別根。 吾身亦如此,何日返鄉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決決:水流聲。
  • :噴湧。
  • 巖穴:山洞。
  • 濺濺:水花四濺的聲音。
  • 洞門:山洞的出口。
  • 入海:流入大海。
  • 歸源:廻到源頭。
  • 似葉飄辤樹:像葉子離開樹枝。
  • 如雲斷別根:像雲朵斷開了與天空的聯系。
  • 吾身:我自身。
  • 返鄕園:廻到故鄕。

繙譯

水流聲響亮地湧出山洞,水花四濺地從洞口流出。 它曏東流去,最終滙入大海,從此不再廻到它的源頭。 這就像葉子離開了樹枝,雲朵斷開了與天空的聯系。 我自身也是如此,不知何時才能廻到我的故鄕。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泉的流動,隱喻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決決湧巖穴,濺濺出洞門”生動地描繪了山泉的活力和奔流不息的景象,而“曏東應入海,從此不歸源”則表達了泉水一去不複返的無奈。後兩句“似葉飄辤樹,如雲斷別根”巧妙地運用比喻,將泉水的流動與人的離鄕背井相比,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眷戀。最後一句“吾身亦如此,何日返鄕園”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歸鄕的渴望和不知何時能實現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深情與哲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