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洞庭觀步十韻
前時登觀步,暑雨正錚摐。
上戍看綿蕝,登村度石矼。
崦花時有蔟,溪鳥不成雙。
遠樹點黑槊,遙峯露碧幢。
巖根瘦似殼,杉破腹如腔。
䘨?漁人服,筕篖野店窗。
多攜白木鍤,愛買紫泉缸。
仙犬聲音古,遺民意緒厖。
何文堪緯地,底策可經邦。
自此將妻子,歸山不姓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錚摐(zhēng chuāng):形容雨聲。
- 綿蕝(mián jué):古代用來捆綁祭祀用的茅草的繩子。
- 石矼(shí gāng):石橋。
- 崦(yān):山。
- 蔟(cù):聚集。
- 槊(shuò):古代的一種長矛。
- 碧幢(bì chuáng):綠色的旗幟,這裏形容山峯的顏色。
- 䘨?(jiǎo diào):古代漁人穿的短衣。
- 筕篖(háng táng):竹製的簾子。
- 白木鍤(bái mù chā):白色的木製工具。
- 紫泉缸(zǐ quán gāng):紫色的泉水缸。
- 意緒厖(yì xù máng):情緒複雜。
翻譯
前些時候我登上觀景臺,那時正是暑熱時節,雨聲錚錚作響。我站在上面,看着綿延的蕝繩,穿過村莊,走過石橋。山花時常聚集,溪邊的鳥兒卻不成雙。遠處的樹木點綴着黑色的長矛,遙遠的山峯露出碧綠的旗幟。岩石的根部瘦削如殼,杉樹的裂口像腔。漁人的短衣,野店的竹簾。我多帶了白色的木製工具,喜愛買了紫色的泉水缸。仙犬的聲音古老,遺民的情緒複雜。什麼樣的文章可以緯地,什麼樣的策略可以經邦。從此我將帶着妻子,歸隱山林,不再姓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暑雨中登觀景臺所見的自然景色和鄉村生活,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水的靜美和田園的寧靜。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如「巖根瘦似殼,杉破腹如腔」等,增強了詩歌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人的情感也隱含其中,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以及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皮日休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