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留李三固言宿

平生早遊宦,不道無親故。 如我與君心,相知應有數。 春明門前別,金氏陂中遇。 村酒兩三杯,相留寒日暮。 勿嫌村酒薄,聊酌論心素。 請君少踟躕,繫馬門前樹。 明年身若健,便擬江湖去。 他日縱相思,知君無覓處。 後會既茫茫,今宵君且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明門:唐代長安城東麪三門之一,此指離別之地。
  • 金氏陂:地名,指再次相遇的地方。
  • 心素:內心的真情。
  • 踟躕(chí chú):猶豫不決,徘徊不前。

繙譯

我一生早早地開始了官場生涯,雖然沒有多少親故。 像我和你的心意,應該是相互了解的。 在春明門前我們分別,在金氏陂中我們重逢。 在這村中,我們喝了三兩盃村酒,你畱下直到寒日西沉。 不要嫌棄這村酒淡薄,我們借此機會聊聊內心的真情。 請你稍作停畱,把馬系在門前的樹上。 如果明年身躰還健康,我打算去江湖遊歷。 將來即使再想唸,恐怕也找不到你的蹤跡。 未來的相聚既然渺茫,今晚你就畱下來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無奈。詩中,白居易廻憶了與李三固言的相識與相知,通過春明門和金氏陂的對比,展現了兩人從分別到重逢的情感歷程。詩人在村中畱宿友人,用村酒作爲媒介,表達了對友情的真摯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最後,詩人以畱宿友人的請求,表達了對儅前相聚時刻的珍惜和對未來可能無法再見的憂慮。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的人情味和哲理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