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西原宴望

病愛枕蓆涼,日高眠未輟。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陽節。 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 雖無絲與管,歌笑隨情發。 白日未及傾,顏酡耳已熱。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闊。 天地自久長,斯人幾時活。 請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無虛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歡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枕蓆:枕頭和席子,指睡眠的地方。
  •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西原:西邊的山原。
  • :開闊。
  • 糕酒:糕點和酒。
  • 絲管: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 顏酡(tuó):臉色紅潤。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宇宙。
  • 空闊:廣闊無邊。
  • 天地:指宇宙自然。
  • 斯人:這個人,指人類。
  • 村人:村民。
  • 哭葬:哭泣和埋葬,指喪事。
  • 無虛月:沒有空閒的月份,即每個月都有喪事。
  • 相勉:相互勉勵。
  • 良辰:美好的時光。

翻譯

我因病喜歡枕蓆的涼爽,太陽高照時還在沉睡。 兄弟們叫醒我,說今天是重陽節。 我起身登上西邊的山原遠望,心中豁然開朗。 移動座位靠近菊花叢,糕點和酒擺放在前面。 雖然沒有音樂伴奏,但歡笑隨着情感自然流露。 太陽還未完全落下,我的臉已紅潤,耳朵也發熱。 酒意正濃,我四處觀望,宇宙是多麼廣闊無邊。 天地自然長久存在,而人類能活多久呢? 看看原下的村莊,村民們接連不斷地死去。 一個村莊裏有四十戶人家,每個月都有喪事。 我們彼此勉勵,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盡情歡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登高的情景,通過對比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白居易以病中對涼爽枕蓆的喜愛爲引子,引出重陽節的登高活動,展現了與兄弟們共度佳節的歡樂場面。然而,詩的結尾轉向對生死的深刻思考,通過描述村莊中頻繁的喪事,提醒人們珍惜當下,享受生活。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展現了節日的歡樂,又透露出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