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慵

有官慵不選,有田慵不農。 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縫。 有酒慵不酌,無異尊常空。 有琴慵不彈,亦與無弦同。 家人告飯盡,欲炊慵不舂。 親朋寄書至,欲讀慵開封。 嘗聞嵇叔夜,一生在慵中。 彈琴復鍛鐵,比我未爲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ōng):懶惰,懶散。
  • 不選:不參加選拔或不追求官職。
  • 不農:不從事農耕。
  • 不葺(qì):不修繕。
  • 不縫:不縫補。
  • :飲酒。
  • 尊常空:酒杯常常空着。
  • 無弦:沒有弦的琴,指不彈琴。
  • (chōng):用杵臼搗去穀物的皮殼。
  • 嵇叔夜:嵇康,字叔夜,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以懶散著稱。
  • 鍛鐵:打鐵,嵇康有鍛鐵的愛好。

翻譯

有官職卻懶得去追求更高的職位,有田地卻懶得去耕種。 房屋破了懶得去修繕,衣服破了懶得去縫補。 有酒也懶得去喝,酒杯常常空着,與沒有酒無異。 有琴也懶得去彈,與沒有弦的琴一樣。 家人告訴我飯吃完了,想要做飯卻懶得去舂米。 親朋好友寄來的書信到了,想要讀卻懶得開封。 曾聽說嵇康一生都懶散,他還會彈琴和打鐵,與我相比還不算懶。

賞析

這首詩以「慵」爲主題,通過對比自己的懶散生活與嵇康的懶散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追求的淡漠。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慵不」結構,形成了一種節奏感和重複美,同時也強化了「慵」這一主題。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懶散態度的描繪,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詩歌風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