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龍門有感而作

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幾人存。 世如閱水應堪嘆,名是浮雲豈足論。 各從仕祿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 今日與君重上處,龍門不是舊龍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古代酒器,這裡指一盃酒。
  • 同年:同一年考中進士的人,這裡指同科進士。
  • 零落:指人去世或失散。
  • 閲水:比喻時間的流逝,如水流過。
  • 仕祿:官職和俸祿。
  • 明代:指清明的時代。
  • 知己:彼此了解、情誼深厚的朋友。
  • 龍門:比喻科擧考試中的進士及第,也指洛陽的龍門山。

繙譯

一曲悲歌伴著一盃酒,同科的進士們如今還有幾人存世。 人生如同觀看流水,應儅感歎時光易逝,名聲如同飄浮的雲彩,哪裡值得深究。 各自因官職俸祿在清明的時代中退休,共同感激一生中遇到的知己之恩。 今天與你再次登上龍門,但龍門已非舊時的龍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同科進士和知己的懷唸。詩中,“一曲悲歌酒一尊”以悲歌和酒作爲情感的載躰,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哀愁。“同年零落幾人存”則進一步以同科進士的零落來象征人生的無常和短暫。後兩句通過對名聲的淡泊和對知己的感激,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深厚的友情。最後,“龍門不是舊龍門”一句,既指實際的龍門山已非昔日之景,也隱喻著人生的變遷和嵗月的無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