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詠

隨宜飲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無妨長福是單貧。 老龜豈羨犧牲飽,蟠木寧爭桃李春。 隨分自安心自斷,是非何用問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隨宜:隨意,不講究。
  • 飲食:吃和喝。
  • :僅僅,不過。
  • 充腹:填飽肚子。
  • 取次:隨便,任意。
  • 衣裘:衣服和皮衣。
  • 煖身:暖和身體。煖(xuān):同「暖」。
  • 未必:不一定。
  • 得年:長壽。
  • 瘦薄:瘦弱。
  • 無妨:不妨礙,沒關係。
  • 長福:長久的福氣。
  • 單貧:孤單貧窮。
  • 老龜:比喻長壽而安於現狀的人。
  •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 蟠木:盤曲的樹根,比喻不顯眼的人或物。
  • 寧爭:豈會爭。
  • 桃李春:比喻美好的時光或事物。
  • 隨分:按照本分,順其自然。
  • 自斷:自己決定。
  • 是非:對錯,爭議。
  • 閒人:無關緊要的人。

翻譯

隨意吃喝僅僅爲了填飽肚子,隨便穿些衣服也能暖和身體。 不一定非要長壽纔算好,瘦弱也無妨,只要能長久享受簡單的福氣。 老龜怎會羨慕祭祀用的牲畜吃得飽,盤曲的樹根豈會去爭春日裏桃李的繁華。 按照自己的本分,安心自得,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對錯何須問那些無關緊要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淡泊名利、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詩中通過對飲食、衣着的隨意描述,體現了詩人不追求奢華,只求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心態。後兩句以老龜和蟠木爲喻,進一步闡釋了詩人不羨慕外在的繁華,不與世爭,只願安於現狀,享受簡單生活的哲學。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和的高尚情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