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亭晚望殘水

湖上秋泬寥,湖邊晚蕭瑟。 登亭望湖水,水縮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滅浮殘日。 流注隨地勢,窪坳無定質。 泓澄白龍臥,宛轉青蛇屈。 破鏡折劍頭,光芒又非一。 久爲山水客,見盡幽奇物。 及來湖亭望,此狀難談悉。 乃知天地間,勝事殊未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泬寥(xuè liáo):形容空曠清朗,亦形容心情寂寞。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也形容淒涼。
  • 清渟(tíng):水清澈而平靜。
  • 窪坳:低窪的地方。
  • 泓澄:水清澈而深邃。
  • 破鏡折劍頭:比喻水面的波光閃爍,形狀多變。
  • 幽奇:幽深奇異。
  • 勝事:美好的事物。

翻譯

湖上的秋天空曠清朗,湖邊的傍晚淒涼蕭瑟。登上亭子眺望湖水,湖水退縮露出湖底。清澈平靜的水面映着早霜,夕陽的餘暉在水面上明滅閃爍。水流隨着地勢而變化,低窪的地方形狀不定。湖水清澈深邃,宛如白龍臥眠,曲折流動像青蛇蜿蜒。水面波光閃爍,形狀多變,猶如破鏡折劍,光芒各異。長久以來作爲山水遊客,見盡了幽深奇異的事物。直到來到湖亭眺望,這種景象難以言盡。這才明白天地間,美好的事物尚未窮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湖亭晚望的景色,通過「泬寥」、「蕭瑟」等詞語傳達出秋日的空曠與淒涼。詩中「清渟得早霜,明滅浮殘日」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湖水的清澈與夕陽的餘暉,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幽美。結尾「乃知天地間,勝事殊未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讚歎,以及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體驗。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