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赴闕留贈微之

去年十月半,君來過浙東。今年五月盡,我發向關中。 兩鄉默默心相別,一水盈盈路不通。從此津人應省事,寂寥無復遞詩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uè):古代宮殿、祠廟等門前的高大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用以顯示威嚴。
  • 浙東:指浙江東部地區。
  • 關中:指陝西中部地區,古時爲秦國的中心地帶。
  • 兩鄕:指作者和微之所在的兩個地方。
  • 默默:形容心情沉重,無言以對。
  • 一水:指河流,這裡可能指長江。
  • 盈盈:形容水流充盈的樣子。
  • 津人:指渡口的人,這裡可能指渡船的船夫。
  • 省事:減少事務,這裡指不再需要傳遞詩筒。
  • 遞詩筒:古代文人通過詩筒傳遞詩作,詩筒是一種用來裝詩稿的小筒子。

繙譯

去年十月的中旬,你來到浙東探望我。今年五月即將結束,我將啓程前往關中。 我們兩個地方的人默默無言,心中卻充滿了離別的情感,一條寬濶的河流阻隔了我們的道路。 從此以後,渡口的船夫應該會減少一些事務,因爲我們不再需要通過詩筒來傳遞詩作了,這將是一段寂寥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與友人微之的深情別離。詩中通過對比去年與今年的時間節點,描繪了兩人相聚與分別的情景。詩中的“兩鄕默默心相別”和“一水盈盈路不通”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象征,表達了兩人雖相隔遙遠,但心心相印的情感。結尾的“寂寥無複遞詩筒”則預示了未來通信的減少,增添了離別的哀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