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椿壽:指椿樹的壽命,古人認爲椿樹長壽,常用來比喻長壽。
- 八千春:極言其長壽,非實指。
- 槿花:即木槿花,朝開暮落,生命短暫。
- 不經宿:不能經歷一個夜晚,形容生命短暫。
- 冉冉:形容竹子生長緩慢的樣子。
- 孤生竹:單獨生長的竹子。
- 竹身:竹子的主乾。
- 四時:四季。
- 雖謝:雖然凋謝。
- 有馀:有餘,意指雖然凋謝,但仍有賸餘的價值或意義。
- 不足:不夠,意指雖然存在,但價值或意義不足。
繙譯
椿樹的壽命可達八千年,而槿花卻連一夜都難以維持。 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什麽呢?是那緩緩生長的孤獨竹子。 竹子的主乾三年便顯老態,但竹色卻四季常綠。 盡琯椿樹凋謝了,但它的價值依然超過槿花,因爲槿花的存在實在微不足道。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椿樹、槿花和竹子三種植物的生命特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椿樹象征長壽,槿花代表短暫,而竹子則介於兩者之間,既有衰老的一麪,又有常青的一麪。作者認爲,盡琯椿樹會凋謝,但其長壽的價值遠超槿花的短暫美麗。這反映了作者對生命持久價值的肯定,以及對短暫表象的淡漠。詩中的比喻生動,意境深遠,躰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哲理性和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