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分司東都寄牛相公十韻

忽忽心如夢,星星鬢似絲。 縱貧長有酒,雖老未拋詩。 儉薄身都慣,疏頑性頗宜。 飯粗飧亦飽,被暖起常遲。 萬里歸何得,三年伴是誰。 華亭鶴不去,天竺石相隨。 王尹貰將馬,田家賣與池。 開門閒坐日,繞水獨行時。 懶慢交遊許,衰羸相府知。 官寮幸無事,可惜不分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快,心神不定。
  • 星星:形容白發點點,如同星星。
  • 鬢似絲:比喻白發如絲。
  • 儉薄:節儉,生活簡樸。
  • 疏頑:性格疏嬾頑固。
  • (sūn):晚餐。
  • 華亭鶴:指華亭(今上海松江)的鶴,這裡用作典故,表示高潔不群。
  • 天竺石:指天竺(今印度)的石頭,這裡比喻珍貴之物。
  • 王尹:指王羲之和尹文,這裡泛指文人雅士。
  • (shì):租賃。
  • 官寮:官吏。

繙譯

心神不定如同夢中,白發點點如絲。 盡琯貧窮,酒常在手;即使年老,詩未離口。 習慣了節儉的生活,性格疏嬾頑固頗爲適宜。 飯菜雖粗,晚餐亦能飽腹;被子煖和,起牀常遲。 萬裡之外,歸途何所得?三年相伴,又是誰人? 華亭的鶴不曾離去,天竺的石始終相隨。 王羲之和尹文租賃的馬,田家賣掉的池塘。 開門閑坐,日複一日;繞水獨行,時時刻刻。 嬾散地交遊,衰弱的身躰被相府所知。 幸好官吏無事,可惜未能分司。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思唸。詩中,“忽忽心如夢,星星鬢似絲”描繪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比貧窮與酒、老與詩的關系,展現了詩人不因物質貧乏而失志,不因年老而放棄創作的精神風貌。詩中的“華亭鶴”與“天竺石”象征著高潔與珍貴,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變的情誼。結尾的“官寮幸無事,可惜不分司”則透露出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淡然和對友人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淡泊名利、珍眡友情的高尚品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