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於灃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於峽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別言不盡者以詩終之因賦七言十七
灃水店頭春盡日,送君上馬謫通川。
夷陵峽口明月夜,此處逢君是偶然。
一別五年方見面,相攜三宿未回船。
坐從日暮唯長嘆,語到天明竟未眠。
齒髮蹉跎將五十,關河迢遞過三千。
生涯共寄滄江上,鄉國俱拋白日邊。
往事渺茫都似夢,舊遊流落半歸泉。
醉悲灑淚春杯里,吟苦支頤曉燭前。
莫問龍鍾惡官職,且聽清脆好文篇。
別來只是成詩癖,老去何曾更酒顛。
各限王程須去住,重開離宴貴留連。
黃牛渡北移徵棹,白狗崖東卷別筵。
神女臺雲閒繚繞,使君灘水急潺湲。
風悽暝色愁楊柳,月吊宵聲哭杜鵑。
萬丈赤幢潭底日,一條白練峽中天。
君還秦地辭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煙。
未死會應相見在,又知何地復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灃水:水名,在今陝西省。
- 謫(zhé):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 通川:指流放的地方。
- 夷陵: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
- 峽中:峽谷之中。
- 蹉跎(cuō tuó):時間白白地過去,虛度光陰。
- 關河:指旅途中的山水。
- 迢遞(tiáo dì):遙遠。
- 滄江:泛指江河。
- 鄉國:家鄉。
- 渺茫:模糊不清,難以預期。
- 舊遊:舊時的遊歷或遊伴。
- 泉:指黃泉,即死亡。
- 支頤(yí):用手托腮。
- 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 文篇:文章。
- 王程:指朝廷的命令或行程。
- 黃牛:地名,指黃牛峽。
- 白狗:地名,指白狗峽。
- 神女臺:地名,傳說中的神女居住之地。
- 使君灘:地名,灘名。
- 赤幢:形容陽光照在潭水上,形成的光影。
- 白練:形容峽谷中的天空像一條白色的練帶。
- 炎徼(jiào):指南方邊遠地區。
- 忠州:地名,今重慶市忠縣。
- 瘴煙:指南方溼熱地區的瘴氣。
翻譯
在灃水邊的客店,春日將盡,我送你上馬前往被貶的通川。在夷陵峽口的明月之夜,我偶然在此與你相遇。一別五年後我們纔再次相見,相攜三日,船未曾離去。我們坐着直到日暮,唯有長嘆,談話直至天明,竟未曾閤眼。歲月蹉跎,我將近五十歲,旅途遙遠,已過三千山水。我們共同寄居在江河之上,家鄉已被拋在白日之外。往事模糊不清,如同夢境,舊時的遊歷和夥伴已半數歸於黃泉。醉中悲泣,淚水灑在春日的酒杯裏,吟詩苦澀,手托腮在晨燭前。不要問年老體衰的官職如何,且聽那些清脆悅耳的好文章。別後只是沉迷於寫詩,年老時何曾更加放縱於酒。各自受限於朝廷的命令,必須離去,重開離別宴會,珍貴的是留連不捨。黃牛峽北移徵船,白狗峽東捲起別筵。神女臺上的雲霧悠閒繚繞,使君灘的水流急促潺潺。風淒涼,夜色中楊柳令人憂愁,月夜下杜鵑的啼聲如哭。萬丈深潭底映着赤紅的日光,一條白練般的天空在峽谷中展開。你將返回秦地,告別南方的炎熱,我將前往忠州,進入瘴氣瀰漫的地方。只要未死,我們總會在某處相見,但不知是何地,又是何年。
賞析
這首作品是白居易在送別好友微之時的深情之作。詩中,白居易通過對別離場景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不捨和對未來重逢的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地名,如灃水、夷陵峽、黃牛峽、白狗峽等,增強了詩歌的地理感和歷史感。同時,通過對「齒髮蹉跎」、「關河迢遞」等詞語的運用,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