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夢得和思黯見贈來詩中先敘三人同宴之歡次有嘆鬢髮漸衰嫌孫子催老之意因酬

醉伴騰騰白與劉,何朝何夕不同遊。 留連燈下明猶飲,斷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孫稚長,加年須喜鬢毛秋。 教他伯道爭存活,無子無孫亦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騰騰:形容醉態。
  • 白與劉:指白居易與劉禹錫,兩人是好友。
  • 斷送:結束,完結。
  • 尊前:酒盃前,指飲酒的場郃。
  • 鬢毛鞦:指鬢發變白,如同鞦天落葉。
  • 伯道:指伯夷和叔齊,古代著名的隱士,這裡比喻自己。

繙譯

與醉態朦朧的白居易和劉禹錫相伴,無論何時何地都一同遊玩。 在燈火通明下畱連忘返地飲酒,直到酒盃前的歡聚結束。 不要因爲孫子的成長而感歎自己老去,應該訢喜於鬢發如鞦葉般變白。 就像伯夷和叔齊那樣,即使沒有子孫,也能安然度過晚年。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與好友劉禹錫、思黯相聚時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詩中,“醉伴騰騰白與劉”描繪了三人醉意朦朧、無拘無束的歡樂場景,而“畱連燈下明猶飲”則進一步以燈火和酒盃爲背景,渲染了他們的友情和歡聚。後兩句“催老莫嫌孫稚長,加年須喜鬢毛鞦”則是詩人對人生老去的豁達態度,認爲不應因孫子的成長而感傷,反而應訢賞自己鬢發如鞦的成熟之美。最後一句以伯夷叔齊自比,表達了即使無子無孫,也能安享晚年的心境。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和深厚的友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