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

上客新從左輔回,高陽興助洛陽才。 已將四海聲名去,又佔三春風景來。 甲子等頭憐共老,文章敵手莫相猜。 鄒枚未用爭詩酒,且飲樑王賀喜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馮翊(féng yì):古代地名,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
  • 左輔:古代官名,指輔佐官員。
  • 高陽:指高陽酒徒,即好酒之人。
  • 興助:助興。
  • 四海:指天下。
  • 甲子:古代以天乾地支紀年,甲子代表六十年的周期。
  • 鄒枚:指鄒衍和枚乘,兩人都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
  • 梁王:指梁孝王,西漢時期的貴族,以好文學著稱。

繙譯

尊貴的客人剛從馮翊歸來,高陽的酒徒助興洛陽的才子。 已經帶著天下的聲名離去,又趁著春天的美景歸來。 我們共同老去,甲子年嵗相同,文章才華相儅,無需相互猜疑。 鄒衍和枚乘無需爭論詩酒,先飲梁王的賀喜之盃。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友人從馮翊歸來的喜悅之情。詩中,“四海聲名”與“三春風景”形成對比,既贊美了友人的名聲,又表達了對友人歸來的歡迎。後兩句以甲子共老、文章敵手來比喻兩人深厚的友誼和相互尊重。最後提到鄒枚和梁王,意在表達詩酒之樂,無需爭高下,衹需共享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熱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