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
人生一百歲,通計三萬日。
何況百歲人,人間百無一。
賢愚共零落,貴賤同埋沒。
東岱前後魂,北邙新舊骨。
復聞藥誤者,爲愛延年術。
又有憂死者,爲貪政事筆。
藥誤不得老,憂死非因疾。
誰言人最靈,知得不知失。
何如會親友,飲此杯中物。
能沃煩慮消,能陶真性出。
所以劉阮輩,終年醉兀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通計:總計。
- 東岱:指泰山,古人認爲人死後魂魄歸於泰山。
- 北邙:指洛陽北面的邙山,是古代著名的墓地。
- 藥誤:因藥物而誤事或誤人。
- 延年術:延長壽命的方法。
- 政事筆:指處理政務的筆,這裏比喻忙於政務。
- 沃:澆灌,這裏指消除。
- 煩慮:煩惱和憂慮。
- 真性:真實的本性。
- 兀兀:形容醉態。
翻譯
人生若能活到一百歲,總計也不過三萬天。 更何況能活到百歲的人,世間實在是少之又少。 無論是賢人還是愚者,最終都會零落凋零, 無論是貴人還是賤民,最終都會被埋沒。 魂魄歸於泰山,新舊骨骸堆積北邙。 又聽說有人因藥物而誤事,爲了追求延年益壽之術, 還有人因憂慮而死,爲了貪戀政務的處理。 藥物不能使人不老,憂慮而死並非因爲疾病。 誰說人是最聰明的,只知道得到而不知道失去。 何不與親友相聚,共飲這杯中美酒。 它能消除煩惱和憂慮,能顯露出真實的本性。 所以像劉阮這樣的高人,終年都是醉醺醺的。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白居易對人生無常和生死問題的思考。通過對比人生短暫與世間萬物的無常,詩人表達了對生命本質的洞察和對世俗追求的超越。詩中提到的「藥誤」和「憂死」,諷刺了人們對於長生不老和功名利祿的盲目追求,而忽視了生命的真諦。最後,詩人提倡與親友共飲,通過酒來消解煩惱,迴歸真我,體現了道家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 《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 》 —— [ 唐 ] 白居易
-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櫛沐寄道友 》 —— [ 唐 ] 白居易
- 《 侍中晉公欲到東洛先蒙書問期宿龍門思往感今輒獻長句 》 —— [ 唐 ] 白居易
- 《 廣宣上人以應制詩見示因以贈之詔許上人居安國寺紅樓院以詩供奉 》 —— [ 唐 ] 白居易
- 《 雨中攜元九詩訪元八侍御 》 —— [ 唐 ] 白居易
- 《 暮立 》 —— [ 唐 ] 白居易
- 《 秋涼閒臥 》 —— [ 唐 ] 白居易
- 《 對酒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