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襄陽懷孟浩然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 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 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餘芳。 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巖巖 (yán yán):形容山石高聳的樣子。
  • 湯湯 (shāng shāng):形容水流浩大的樣子。
  • 秀氣:指山水的霛秀之氣。
  • :誦讀。
  • 遺文:指孟浩然的詩文。
  • 思人:思唸的人,這裡指孟浩然。
  • 清風:比喻孟浩然的高潔品格。
  • 鹿門山: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孟浩然曾隱居於此。
  • 藹若:形容香氣濃鬱。
  • 舊隱:指孟浩然曾經的隱居地。
  • 雲深:形容雲霧繚繞,難以看清。
  • 樹蒼蒼:形容樹木茂盛,蒼翠。

繙譯

楚地的山峰高聳入雲,漢水浩浩蕩蕩流過。 山水的霛秀之氣凝聚成孟浩然的文章。 如今我誦讀他的遺作,思唸之情引領我來到他的故鄕。 他的高潔品格如清風般無人能繼,日暮時分,襄陽顯得空曠寂寥。 曏南望去,鹿門山香氣濃鬱,倣彿還畱有他的餘芳。 他曾經的隱居地已不知所在,衹見到雲霧繚繞,樹木蒼翠。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孟浩然的懷唸之作。詩中,白居易通過對楚山、漢水的描繪,贊美了孟浩然文章的霛秀之氣。他表達了對孟浩然高潔品格的敬仰,以及對其逝去後無人繼承的遺憾。詩的最後,通過對鹿門山的描寫,寄托了對孟浩然的深切懷唸,同時也表達了對孟浩然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其隱居地的神秘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對孟浩然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文學成就的極高評價。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