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散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將何迎睡興,臨臥舉殘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追涼:尋找涼爽之處。
  • 平橋:平坦的橋。
  • 笙歌:指宴會上的音樂和歌唱。
  • :回到。
  • 殘暑:夏末的餘熱。
  • 新秋:初秋。
  • 將何:用什麼。
  • 睡興:睡意。
  • 臨臥:即將睡覺。
  • 殘杯:剩餘的酒。

翻譯

小小的宴會隨着追尋涼爽而散去,我踏着月光從平坦的橋上歸來。 宴會上的笙歌隨着人們回到各自的院落而消散,燈火也從樓臺上漸漸熄滅。 夏末的餘熱被蟬鳴催促着離去,初秋的涼意隨着南飛的大雁到來。 我用什麼來迎接睡意呢?在即將睡覺時,舉起剩餘的酒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宴會結束後的寧靜夜晚,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夏秋交替時節的微妙變化。詩中「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巧妙地以動襯靜,突出了夜晚的寧靜。而「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了季節更替的感慨。最後兩句以舉杯迎睡興的細節,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悠然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