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洛中所居

忽憶東都宅,春來事宛然。 雪銷行徑裏,水上臥房前。 厭綠栽黃竹,嫌紅種白蓮。 醉教鶯送酒,閒遣鶴看船。 幸是林園主,慚爲食祿牽。 宦情薄似紙,鄉思急於弦。 豈合姑蘇守,歸休更待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都:指洛陽,唐代稱洛陽爲東都。
  • 宛然:依然,如故。
  • 雪銷:雪融化。
  • 行徑:小路。
  • 臥房:臥室。
  • 厭綠栽黃竹:厭倦了綠色的植物,改種黃色的竹子。
  • 嫌紅種白蓮:不喜歡紅色的植物,改種白色的蓮花。
  • 醉教鶯送酒:醉意中讓黃鶯送酒。
  • 閒遣鶴看船:閒暇時讓鶴看守船隻。
  • 食祿:俸祿,指官職。
  • 宦情:做官的心情。
  • 鄉思:對家鄉的思念。
  • 姑蘇:蘇州的古稱。
  • 歸休:退休歸家。

翻譯

突然想起在洛陽的宅子,春天到來時一切如故。 雪融化在小路上,水邊是我的臥室前。 厭倦了綠色的植物,改種黃色的竹子;不喜歡紅色的植物,改種白色的蓮花。 醉意中讓黃鶯送酒,閒暇時讓鶴看守船隻。 幸運的是我是這片園林的主人,卻因官職而感到慚愧。 做官的心情薄如紙,對家鄉的思念卻急如弦。 難道我應該繼續做蘇州的守官,還是應該退休歸家,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故鄉洛陽的深深懷念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通過對東都宅園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春日景象,與詩人內心的鄉愁形成鮮明對比。詩人的「宦情薄似紙,鄉思急於弦」深刻反映了他對官場生活的淡漠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希望早日退休歸家,結束官場生涯,回到故鄉的懷抱。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淡泊名利,嚮往自然與家鄉的情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