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 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 三峯具體小,應是華山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翠:形容山色朦朧,如煙似翠。
  • 三秋:指秋季的三個月,也泛指秋季。
  • 波濤:這裏比喻石頭上的紋理如同波濤。
  • 萬古:極言時間之長久。
  • 削成:形容石頭形狀如同被削成。
  • 青玉片:比喻石頭顏色青翠,形狀扁平如玉片。
  • 截斷:形容石頭形狀如同被截斷。
  • 碧雲根:比喻石頭高聳,如同截斷了碧雲的根部。
  • 風氣:風聲,風勢。
  • :貫穿。
  • 巖穴:山洞。
  • 苔文:苔蘚的紋理。
  • :保護,遮掩。
  • 洞門:洞口。
  • 三峯:指太湖石上的三個峯狀突起。
  • 具體:具體的形狀。
  • :微小,形容三峯的規模不大。
  • 華山孫:比喻太湖石像是華山的後代,因爲華山以險峻著稱。

翻譯

太湖石呈現出朦朧的山色,如同秋天的煙霧和翠綠, 石頭上的紋理彷彿經歷了萬古的波濤。 它被削成青翠如玉的薄片, 高聳的形狀像是截斷了碧雲的根部。 風聲貫穿了山洞, 苔蘚的紋理保護着洞口。 石頭上的三個峯狀突起雖然微小, 但它們具體的形狀,應該是華山的後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湖石的自然美,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石頭的獨特魅力。詩中「煙翠三秋色」和「波濤萬古痕」分別從色彩和紋理上描繪了太湖石的外觀,而「削成青玉片」和「截斷碧雲根」則進一步以玉和云爲喻,形容了石頭的形狀和高度。後兩句通過對風聲和苔蘚的描寫,增添了石頭的神祕感和歷史感。最後,以「華山孫」作比,巧妙地表達了太湖石雖小卻具有華山般的雄偉氣勢。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觀察和深刻理解。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