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祭風伯因懷李十一舍人

遠郡雖褊陋,時祀奉朝經。 夙興祭風伯,天氣曉冥冥。 導騎與從吏,引我出東坰。 水霧重如雨,山火高於星。 忽憶早朝日,與君趨紫庭。 步登龍尾道,卻望終南青。 一別身向老,所思心未寧。 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褊陋(biǎn lòu):狹小簡陋。
  • 時祀:按時的祭祀。
  • 夙興:早起。
  • 風伯:古代傳說中的風神。
  • 曉冥冥:天剛亮時昏暗的樣子。
  • 導騎:引路的騎兵。
  • 從吏:隨從的官吏。
  • 東坰(jiōng):東郊。
  • 水霧:水面上的霧氣。
  • 山火:山中的野火。
  • 紫庭:皇宮。
  • 龍尾道:通往皇宮的道路。
  • 終南:終南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
  • 玉音:美妙的聲音,這裏指李十一舍人的聲音。
  • 玲玲:清脆悅耳的聲音。

翻譯

我所在的遠郡雖然狹小簡陋,但仍按時舉行祭祀,奉行朝廷的經文。清晨起來祭祀風神,天剛亮時昏暗不明。引路的騎兵和隨從的官吏,引導我走出東郊。水面上的霧氣濃重如雨,山中的野火比星星還要明亮。忽然想起早朝的日子,與你一同前往皇宮。我們步登通往皇宮的道路,遠望終南山依舊青翠。自從那次分別後,我已漸漸老去,而心中所思念的你卻始終未能平靜。至今回想起來,你的聲音依舊清脆悅耳,彷彿還在耳邊迴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居易在遠郡祭祀風神的場景,以及他對往昔與李十一舍人一同早朝的回憶。詩中通過對比遠郡的簡陋與皇宮的輝煌,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思念。水霧和山火的描繪,增添了詩中的意境和情感色彩。結尾處對李十一舍人聲音的回憶,更是以聲傳情,將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