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月

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 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 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 誰謂月無情,千里遠相逐。 朝發渭水橋,暮入長安陌。 不知今夜月,又作誰家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月上弦:指月亮呈現半圓形的上弦月狀態。
  • 悠悠:形容時間漫長或心情悠閑。
  • 行旅:旅行,旅途。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殘月:指月亮的形狀不完整,即將消失的月亮。
  • 新月:指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
  • 渭水橋:位於長安(今西安)附近的渭水上的橋。
  • 長安陌:長安的街道。

繙譯

客人從江南來到這裡,來的時候月亮正呈現上弦月的狀態。 在漫長的旅途中,三次見到月亮圓滿。 早晨隨著殘月行走,晚上與新月共宿。 誰說月亮無情,它千裡之外也似乎在追隨。 早晨從渭水橋出發,傍晚進入長安的街道。 不知道今晚的月亮,又將成爲哪家的客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客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月亮的深情和對旅途的感慨。詩中,“月上弦”、“清光圓”、“殘月”、“新月”等詞語,巧妙地描繪了月亮在不同時間的變化,增強了詩歌的眡覺傚果。後半部分通過“誰謂月無情,千裡遠相逐”表達了詩人對月亮的情感寄托,以及對旅途的孤獨與追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清新與深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