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

九折無停波,三光如轉燭。 玄珠人不識,徒愛燕趙玉。 祖龍已深惑,漢氏遠徇欲。 驪山與茂陵,相對秋草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折:多次曲折,比喻世事多變。
  • 三光:指日、月、星。
  • 轉燭: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如燭光隨風轉動。
  • 玄珠:比喻深奧的道理或珍貴的事物。
  • 燕趙玉:指燕趙地區的玉石,這裡比喻表麪的華麗。
  • 祖龍:指秦始皇。
  • 深惑:深深迷惑。
  • 漢氏:指漢朝的皇帝。
  • 徇欲:追求私欲。
  • 驪山: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
  • 茂陵:漢武帝的陵墓所在地。

繙譯

世事多變如波瀾不息,日月星辰如燭光般轉瞬即逝。 深奧的真理無人能識,人們衹愛燕趙之地華麗的玉石。 秦始皇已深陷迷惑,漢朝的皇帝們也遠赴他鄕追求私欲。 驪山與茂陵,兩座陵墓相對,衹見鞦草依舊綠。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世事的無常和人們對於表麪華麗的追求,表達了作者對於歷史變遷和人性弱點的深刻洞察。詩中“九折無停波,三光如轉燭”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多變,而“玄珠人不識,徒愛燕趙玉”則批判了人們對於深層次真理的無知和對表麪虛榮的追求。最後通過對秦始皇和漢武帝陵墓的描寫,暗示了權力和欲望的空虛,以及歷史人物最終歸於塵土的悲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歷史感。

司馬扎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扎,一作禮。僑居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時人,與儲嗣宗同時。應舉不第,終生落拓,奔走四方,備極艱辛。事蹟散見其詩與《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其詩頗能體察民生疾苦,有諷諭之旨。詩風古樸,無晚唐浮豔習氣,實爲當時之佼佼者。其《宮怨》一詩,頗爲周容所稱賞,謂“較蘊藉,不礙大雅”(《春酒堂詩話》)。許學夷亦評其詩“間有遠韻,亦能成篇”(《詩源辨體》卷三一)。辛文房則謂其與王周等人“皆氣卑格下”(《唐才子傳》卷一〇)。《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司馬先輩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