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謫居:被貶官後居住在某地。
- 面瘦頭斑:形容面容憔悴,頭髮斑白。
- 遠謫:被貶到遠離京城的地方。
- 江州:現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 郡史:地方官吏。
- 逢時棄置:遇到時機卻被棄置不用。
- 從不才:因爲自己沒有才能。
- 未老衰羸:還未老就已經衰弱瘦弱。
- 火燒寒澗:形容環境惡劣,如同火燒過的寒冷山澗。
- 鬆爲燼:松樹被燒成灰燼。
- 霜降春林:春天林中的花因霜降而凋落。
- 花委地:花兒凋謝落地。
- 遭時榮悴:遭遇時運的興衰變化。
- 一時間:短時間內。
- 昭昭上天意:明顯是上天的意志。
翻譯
我面容憔悴,頭髮斑白,四十四歲的年紀,卻被貶到遙遠的江州做地方官。 遇到時機卻因無才被棄置,還未老去就已經衰弱不堪,這是爲什麼呢? 就像火燒過的寒冷山澗中的松樹化爲了灰燼,春天林中的花因霜降而凋落。 遭遇時運的興衰變化只在短時間內,這難道是明顯的上天意志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被貶謫的不滿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詩中,「面瘦頭斑」和「未老衰羸」描繪了詩人自身的憔悴與衰弱,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頓。通過「火燒寒澗」和「霜降春林」的比喻,詩人抒發了對時運不濟的無奈和對天意的質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