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蟲十二章

豆苗鹿嚼解烏毒,艾葉雀銜奪燕巢。 鳥獸不曾看本草,諳知藥性是誰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鹿嚼:鹿喫。
  • 烏毒:指豆科植物中的有毒植物。
  • 艾葉:一種植物,葉子有香氣,常用於草葯。
  • 雀啣:雀鳥叼著。
  • 燕巢:燕子的巢。
  • 本草:指古代的葯物學著作,如《本草綱目》。
  • 諳知:熟悉,了解。

繙譯

豆苗被鹿喫掉,鹿卻能解豆苗中的烏毒; 艾葉被雀鳥叼走,雀鳥用它來奪取燕子的巢。 鳥獸們從未讀過《本草》, 它們是如何了解這些植物的葯性的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動物與植物之間的互動,展現了自然界中動物對植物葯性的本能認知。白居易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疑問的手法,表達了對自然界奧秘的驚歎和對動物智慧的贊美。詩中的“鹿嚼解烏毒”和“艾葉雀啣奪燕巢”不僅描繪了生動的自然場景,也反映了動物在生存鬭爭中對植物特性的巧妙利用,引發讀者對自然界智慧的深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