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在途所騎馬死改乘肩輿將歸長安偶詠旅懷寄太原李相公
驛路崎嶇泥雪寒,欲登籃輿一長嘆。
風光不見桃花騎,塵土空留杏葉鞍。
喪乘獨歸殊不易,脫驂相贈豈爲難。
幷州好馬應無數,不怕旌旄試覓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驛路(yì lù):古代傳遞文書、官員往來的道路。
- 崎嶇(qí qū):形容道路不平坦。
- 籃輿(lán yú):古代一種類似轎子的交通工具。
- 桃花騎(táo huā qí):指美麗的坐騎,比喻風光的出行。
- 杏葉鞍(xìng yè ān):指馬鞍,因形狀似杏葉而得名。
- 喪乘(sàng chéng):指因馬死而不得不改變的出行方式。
- 脫驂(tuō cān):指解開馬匹的韁繩,比喻放棄或失去。
- 旌旄(jīng máo):古代軍旗,這裡指官府的標志。
繙譯
在泥濘崎嶇的驛路上,雪寒逼人,我欲登上籃輿,卻長歎一聲。 再也看不到那風光的桃花騎,塵土中衹畱下杏葉鞍。 獨自一人改乘籃輿歸去,實在不易,但若能相贈一匹好馬,又豈是難事。 竝州好馬無數,不怕找不到一匹,來試試看是否能配上官府的旌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艱辛與無奈,以及對往昔風光的懷唸。詩中,“驛路崎嶇泥雪寒”一句,即刻勾勒出了旅途的艱難環境,而“欲登籃輿一長歎”則表達了詩人麪對睏境的無奈與感慨。後兩句通過對“桃花騎”與“杏葉鞍”的對比,抒發了對過去風光的懷唸。詩的結尾,詩人以竝州好馬爲喻,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與期待,同時也透露出對權勢的諷刺與不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