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原上
七月行已半,早涼天氣清。
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荊。
露杖筇竹冷,風襟越蕉輕。
閒攜弟侄輩,同上秋原行。
新棗未全赤,晚瓜有餘馨。
依依田家叟,設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來白髮生。
村中相識久,老幼皆有情。
留連向暮歸,樹樹風蟬聲。
是時新雨足,禾黍夾道青。
見此令人飽,何必待西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巾櫛(jīn zhì):指洗漱用具,巾指洗臉的布,櫛指梳子。
- 柴荊(chái jīng):指用柴木和荊棘做成的簡陋門。
- 筇竹(qióng zhú):一種竹子,這裏指用筇竹製成的手杖。
- 越蕉(yuè jiāo):一種輕薄的布料,這裏指用越蕉製成的衣服。
- 餘馨(yú xīn):餘香,指瓜果的香味。
- 禾黍(hé shǔ):指莊稼,禾指稻穀,黍指黍子。
翻譯
七月已經過半,早晨的天氣涼爽而清新。清晨起牀洗漱完畢,慢慢地走出用柴木和荊棘做成的門。手持筇竹製成的手杖感覺涼爽,身穿越蕉布料的衣服輕盈飄逸。閒暇之餘帶着弟弟和侄子們,一同前往秋天的原野遊玩。新鮮的棗子還未完全變紅,晚熟的瓜果還留有餘香。在田間遇到了和藹的農家老者,他們熱情地迎接我們。自從我來到這個村莊,白髮已經悄然生長。村中的人我早已相識,無論老少都充滿了情感。直到傍晚才依依不捨地歸家,每棵樹上都傳來風中蟬鳴的聲音。此時正是雨水充足的時候,道路兩旁的莊稼青翠欲滴。看到這樣的景象讓人感到滿足,何必等到秋天收穫的時候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清晨的田園風光和詩人與家人的悠閒出遊。詩中,「七月行已半,早涼天氣清」開篇即點明瞭時節和天氣,爲全詩定下了清新的基調。通過「露杖筇竹冷,風襟越蕉輕」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節的敏銳感受。後文通過與田家叟的相遇和村中老幼的情感交流,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深厚感情。結尾的「是時新雨足,禾黍夾道青」則以豐收的景象,寓意着生活的滿足和寧靜的田園理想。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細膩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