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

臥聽鼕鼕衙鼓聲,起遲睡足長心情。 華簪脫後頭雖白,堆案拋來眼校明。 閒上籃輿乘興出,醉回花舫信風行。 明朝更濯塵纓去,聞道松江水最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鼕鼕 (dōng dōng):形容鼓聲。
  • 衙鼓:古代官府中的鼓,用以報時或召集。
  • 華簪:華麗的簪子,指代官帽。
  • 堆案:堆積的公文。
  • 眼校明:眼睛明亮,指精神狀態好。
  • 籃輿:竹轎。
  • 花舫:裝飾華麗的船。
  • 濯塵纓:洗去塵土的帽帶,比喻洗去俗世的煩惱。
  • 松江:水名,在今江蘇省。

翻譯

躺在牀上聽着官府的鼓聲,晚起後感到心情舒暢。 脫下官帽後頭發雖已白,但面對堆積的公文,眼睛卻更加明亮。 閒暇時乘着竹轎出去遊玩,醉酒後在花船上隨風而行。 明天應該去洗去塵世的煩惱,聽說松江的水最爲清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白居易晚起後的悠閒生活和對自然清新的嚮往。詩中「臥聽鼕鼕衙鼓聲」展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超然態度,而「華簪脫後頭雖白」則透露出歲月的痕跡。後兩句「閒上籃輿乘興出,醉回花舫信風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閒適與自由。結尾的「明朝更濯塵纓去,聞道松江水最清」則表達了對清新自然環境的渴望和追求,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嚮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