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或體裁作詩。
- 魯望:人名,即陸龜蒙,唐代文學家。
- 上元日:農曆正月十五,即元宵節。
- 道室:道士修煉或做法事的場所。
- 焚修:焚香修行,指道士修煉。
- 明真臺:道觀中的高臺,用於修煉或祭祀。
- 玄藻:深奧的文辭,此處指道士唸誦的經文。
- 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聲響。
- 飆御:疾風,比喻道士唸經的聲音。
- 杳杳:深遠,不見蹤影。
- 寶衣:指道士的法衣。
- 珊珊:形容衣服摩擦聲。
- 蕊書:道經,因其珍貴如花蕊而得名。
- 齋心:清心寡慾,準備修行。
- 玉籍:道家的名冊,指成爲道士的資格。
- 拜首:叩頭,表示尊敬。
- 端簡:端莊嚴肅。
- 清景:清靜的環境。
- 靈蕪:香爐中的香灰。
- 香燼:燒盡的香。
- 金壇:道觀中的祭壇。
翻譯
在明真臺上,仙官們上下忙碌,道士初次吟誦深奧的經文,使得四周的自然聲響都顯得寒冷。道士唸經的聲音如同疾風,時而深遠不見蹤影,他們的法衣在無影中輕輕摩擦,發出聲響。道士們渴望見到珍貴的道經,清心寡慾地準備修行,但想要在道家的名冊上增添自己的名字,卻難以通過叩頭表達足夠的尊敬。他們端莊嚴肅,卻不知清靜的環境已近黃昏,香爐中的香灰和燒盡的香落在金色的祭壇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上元日道室焚修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道士們虔誠的修行生活。詩中「玄藻初吟萬籟寒」一句,巧妙地將道士唸經的聲音與自然界的聲響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文通過對道士們修行細節的描寫,如「蕊書乞見齋心易」和「玉籍求添拜首難」,表達了修行之路的艱辛與不易。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
皮日休的其他作品
- 《 虎丘寺西小溪閑泛三絕 其一 》 —— [ 唐 ] 皮日休
- 《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 其六 漁梁 》 —— [ 唐 ] 皮日休
- 《 偶書 》 —— [ 唐 ] 皮日休
- 《 南陽廣文欲於荊襄卜居因而有贈 》 —— [ 唐 ] 皮日休
- 《 襄陽閑居與友生夜會 》 —— [ 唐 ] 皮日休
- 《 奉和魯望招潤卿博士辭以道侶將至之作 》 —— [ 唐 ] 皮日休
- 《 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感而有寄 》 —— [ 唐 ] 皮日休
- 《 和魯望風人詩三首 》 —— [ 唐 ] 皮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