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微之開拆新樓初畢相報末聯見戲之作

海山鬱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 南臨贍部三千界,東對蓬宮十二層。 報我樓成秋望月,把君詩讀夜回燈。 無妨卻有他心眼,妝點亭臺即不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山:指大海和山嶽,這裏形容樓閣高聳,彷彿與海山相連。
  • 鬱郁:形容山林茂密的樣子。
  • 石棱棱:形容山石峻峭,棱角分明。
  • 新豁:新近開闢,這裏指新建成的樓閣。
  • 贍部:佛教中的一個世界,這裏泛指廣闊的天地。
  • 三千界:佛教用語,指宇宙的廣大無邊。
  • 蓬宮:神話中的仙境,這裏比喻樓閣的華麗。
  • 十二層:形容樓閣高聳,層數衆多。
  • 秋望月:秋天觀賞月亮。
  • 夜回燈:夜晚點燈讀書或寫作。
  • 他心眼:指其他的心思或想法。
  • 妝點:裝飾,點綴。

翻譯

大海和山嶽鬱鬱蔥蔥,山石峻峭分明,新近建成的高樓正好可以登臨。南面俯瞰着廣闊無垠的天地,東面對着如同仙境般的華麗樓閣。你告訴我樓已建成,我可以在秋天的夜晚觀賞月亮,夜晚點燈讀你的詩作。雖然我可能還有其他的心思,但裝飾點綴亭臺的能力我確實沒有。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朋友微之新建樓閣的讚美和自嘲之作。詩中,白居易以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神話中的仙境來比喻樓閣的高大和華麗,表達了對朋友成就的讚賞。後兩句則帶有自嘲的意味,表明自己雖然有心裝飾亭臺,但能力有限,無法做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既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也透露出詩人謙遜自省的性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