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齋戒罷宴徹樂聞韋賓客皇甫郎中飲會亦稀又知欲攜酒饌出齋先以長句呈謝
妓房匣鏡滿紅埃,酒庫封瓶生綠苔。
居士爾時緣護戒,車公何事亦停杯。
散齋香火今朝散,開素盤筵後日開。
隨意往還君莫怪,坐禪僧去飲徒來。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齋戒:指在特定時間內進行禁食和禁慾的宗教或精神修行。
- 徹樂:停止音樂和娛樂活動。
- 妓房:指妓院。
- 匣鏡:裝在匣子裏的鏡子。
- 紅埃:紅色的塵埃,這裏指妓房中因長時間無人使用而積滿灰塵的鏡子。
- 酒庫:存放酒的地方。
- 封瓶:密封的酒瓶。
- 生綠苔:長出綠色的苔蘚,表示長時間未開啓。
-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護戒:遵守戒律。
- 車公:可能是指車胤,東晉時期的名士,以飲酒著稱。
- 停杯:停止飲酒。
- 散齋:齋戒結束。
- 香火:指供奉神佛的香和燈火。
- 開素:開始吃素。
- 盤筵:盛放食物的盤子和宴席。
- 飲徒:酒友。
翻譯
妓院的鏡子匣子積滿了紅色的塵埃,酒窖裏的瓶子封口處長出了綠色的苔蘚。 我這個居士因爲遵守戒律而停止了飲酒,車公又爲何事也放下了酒杯呢? 今天的齋戒結束了,香火也散去了,而素食的宴席將在後天才開始。 你不要怪我隨意來去,因爲坐禪的僧人已經離開,而酒友們卻來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在五月齋戒期間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變化。詩中通過對妓房匣鏡和酒庫封瓶的描寫,形象地展現了齋戒期間的清靜與寂寥。白居易以居士的身份自居,表達了對戒律的尊重和遵守,同時也對車公停杯的原因表示好奇。詩的最後,白居易以輕鬆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在齋戒結束後的自由與隨意,顯示了他對生活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宗教修行的虔誠和對生活的熱愛。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樗老楊翁輓詩 》 —— [ 明 ] 顧清
- 《 仲夏科東巖招飲並閱近作 》 —— [ 清 ] 戴亨
- 《 仲夏 》 —— [ 宋 ] 張耒
- 《 泛月 》 —— [ 清 ] 弘歷
- 《 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恭次元韻 》 —— [ 宋 ] 孫應符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十二 》 —— [ 明 ] 黃淮
- 《 夏五過弟黍谷中丞別業賦贈 》 —— [ 清 ] 錢陸燦
- 《 仲夏同黃玉崙先生暨何龍友韓孟鬱二丈遊城北園池和黃韻 》 —— [ 明 ] 李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