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二首

魚能深入寧憂釣,鳥解高飛豈觸羅。 熱處先爭炙手去,悔時其奈噬臍何。 尊前誘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 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豈,難道。
  • :怎麼,哪裏。
  • 炙手:比喻權勢大,氣焰盛。
  • 噬臍:比喻後悔已晚。
  • 猩猩血:比喻珍貴而難以得到的東西。
  • 燕燕窠:燕子的巢,比喻安逸的生活。

翻譯

魚兒能潛入深水,難道還會擔心被釣上嗎?鳥兒能夠高飛,又怎會被羅網所困?在權勢炙手可熱時,人們爭先恐後地去追逐,但當後悔時,又怎能挽回已經犯下的錯誤呢?在酒杯前,人們往往被誘惑去追求那些珍貴而難以得到的東西,而在幕布下,人們又常常滿足於安逸的生活。我有一句話請你記住:世間自找苦吃的人實在太多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魚和鳥的比喻,揭示了人們在權勢和誘惑面前的盲目與短視。白居易以犀利的筆觸,諷刺了那些在權勢面前爭先恐後,卻在事後後悔莫及的人。同時,他也提醒人們要警惕那些看似珍貴卻難以得到的東西,以及那些看似安逸卻可能隱藏危機的生活。最後,他以一句警世之言作結,表達了對世間自尋煩惱之人的深刻洞察和無奈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