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加朝散大夫又轉上柱國

紫微今日煙霄地,赤嶺前年泥土身。 得水魚還動鱗鬣,乘軒鶴亦長精神。 且慚身忝官階貴,未敢家嫌活計貧。 柱國勳成私自問,有何功德及生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微(zǐ wēi):古代指帝王的居所,這裏比喻朝廷或高位。
  • 煙霄地:指高聳入雲的地方,比喻高位。
  • 赤嶺:地名,這裏可能指作者曾經任職或居住的地方。
  • 泥土身:比喻平凡的身份或地位。
  • 鱗鬣(lín liè):魚的鱗片和鬃毛,這裏比喻得水之魚。
  • 乘軒鶴:比喻高官顯貴,軒鶴是古代高官的象徵。
  • 身忝(shēn tiǎn):自謙詞,意爲身居其位而感到慚愧。
  • 官階貴:指高官顯貴的地位。
  • 柱國勳:指高官的功勳。
  • 私自問:私下自問。
  • 功德:佛教用語,指善行或對社會的貢獻。
  • 生人:指普通百姓。

翻譯

今天我身處朝廷的高位,回想前年在赤嶺的平凡生活。 得水的魚兒能自由擺動鱗片,乘坐軒鶴的高官也顯得精神抖擻。 雖然我慚愧地身居高位,但不敢因家境貧寒而抱怨。 我私下問自己,作爲柱國,我的功勳究竟給百姓帶來了什麼功德。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自己官職變遷的感慨之作。詩中,「紫微」與「煙霄地」象徵着朝廷的高位,而「赤嶺」與「泥土身」則對比了過去的平凡生活。通過「得水魚」與「乘軒鶴」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官職變遷的複雜情感。詩的最後兩句,白居易以自問的方式,反思自己的功勳是否真的對百姓有所裨益,體現了他的謙遜與對民生的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