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巧者:技藝高超的人。
- 焦勞:焦慮勞累。
- 智者:聰明有智慧的人。
- 愚翁:愚笨的老人。
- 山木:山中的樹木。
- 籠禽:被關在籠子裡的鳥。
- 斷尾:指雞因爲害怕被宰殺而自己斷掉尾巴。
- 鮮鱠:新鮮的魚肉。
- 吞鉤:指魚被鉤住。
- 會:理解,領會。
- 冷笑:輕蔑或不以爲然的笑。
- 掉頭:轉頭,表示不屑或不關心。
繙譯
技藝高超的人焦慮勞累,聰明的人也感到憂愁,愚笨的老人又有什麽值得高興或憂慮的呢?不要嫌棄山中的樹木無人利用,它遠勝過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兒,沒有自由。網外的雞因爲害怕被宰殺而自己斷掉尾巴,磐中的新鮮魚肉則是因爲被鉤住而成爲食物。有誰能理解我心中的事情呢?我衹是時不時地冷笑一聲,然後轉頭不屑一顧。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巧者、智者與愚翁的不同境遇,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與束縛、生命與死亡的深刻思考。詩中,“山木”與“籠禽”的對比,揭示了自然與人爲束縛的區別;“老雞”與“鮮鱠”的命運,則反映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奈。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不被理解的苦悶,以及對世事的冷眼旁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白居易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