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酥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 豈惟厭饞口,亦可調病腹。助酌有枯魚,佐餐兼旨蓄。 省躬念前哲,醉飽多慚忸。君不聞靖節先生尊長空,廣文先生飯不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酥煖(sū nuǎn):指溫熱的酥油。
  • 薤白(xiè bái):一種蔬菜,又名藠頭。
  • 乳和:用乳汁調和。
  • 地黃粥:用生地黃熬製的粥,有滋補作用。
  • 厭饞口:滿足口腹之慾。
  • 調病腹:調理病弱的腸胃。
  • 助酌:輔助飲酒。
  • 枯魚:乾魚。
  • 佐餐:輔助餐食。
  • 旨蓄:美味的食物。
  • 省躬:反省自己。
  • 前哲:古代的賢人。
  • 醉飽:酒足飯飽。
  • 慚忸(cán niǔ):羞愧。
  • 靖節先生:指陶淵明,因其諡號「靖節」。
  • 尊長空:尊敬天空,指陶淵明崇尚自然,不慕名利。
  • 廣文先生:指杜甫,因其曾任廣文館博士。
  • 飯不足:指生活貧困,飯食不足。

翻譯

今天春天的氣息帶着寒意,我不禁自問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溫熱的酥油搭配薤白和酒,乳汁調和的生地黃粥。這不僅僅是爲了滿足口腹之慾,也能調理我虛弱的腸胃。飲酒時有乾魚作爲輔助,餐食中還有美味的食物。我反省自己,想到古代的賢人,酒足飯飽之後感到羞愧。你難道沒聽說靖節先生陶淵明尊崇自然,廣文先生杜甫生活貧困,飯食不足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春寒時節的飲食,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物質慾望的反思。詩中提到的酥煖薤白酒和乳和地黃粥,既是滋補身體的佳餚,也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細緻體驗。通過對比自己的生活與古代賢人的生活,詩人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平易近人和深刻內涵。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