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漕河

初日浮高樹,清鷗散淺沙。 掛帆湖水上,聞笛野漁家。 岸坼菰蒲合,雲迷山郭斜。 芳洲動幽興,自起採蘋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漕河:古代運糧的水道。
  • 菰蒲:兩種水生植物,菰即茭白,蒲即香蒲。
  • (chè):裂開。
  • 蘋花:蘋草的花,一種水生植物。

繙譯

初陞的太陽輕輕浮在高大樹木之上,清晨的鷗鳥在淺淺的沙灘上自由飛翔。我掛起帆船,在湖水上漂蕩,遠処傳來漁家悠敭的笛聲。湖岸邊,菰蒲叢生,緊密相連,雲霧繚繞,使得遠処的山郭顯得斜斜的。在這幽靜的芳洲上,我的心中湧起了隱逸的興致,於是我起身去採摘那幽美的蘋花。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晨的湖光山色爲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美麗。詩中“初日浮高樹,清鷗散淺沙”描繪了清晨的甯靜與生機,而“掛帆湖水上,聞笛野漁家”則增添了一絲悠閑與遠逸的氛圍。後兩句“岸坼菰蒲郃,雲迷山郭斜。芳洲動幽興,自起採蘋花”則進一步以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