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軒爲吳孟端賦

兄弟古所愛,君家義仁行。 青春池草夢,白日棣華明。 潁上荀文若,吳中陸士衡。 詩書有家學,不負竹洲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宜軒(yí xuān):古代人名,指作者孫一元。
  • 吳孟耑(wú mèng duān):古代人名,指詩歌的賦予者。
  • 池草:指池塘中的水草。
  • 棣華(dì huá):指梅花。
  • 潁上(yǐng shàng):地名,指古代地名潁上郡。
  • 荀文若(xún wén ruò):古代文學家荀子的後代。
  • 陸士衡(lù shì héng):古代文學家陸機的後代。
  • 竹洲(zhú zhōu):指竹林。

繙譯

宜軒爲吳孟耑寫賦, 兄弟之間互相喜愛,你家以義和仁德爲行爲準則。 青春時期在池塘邊的水草中做夢,白天裡梅花明豔綻放。 在潁上,有荀文若和吳中的陸士衡, 他們在詩書之中有著深厚的家學,不辜負竹林中的名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文人之間的友情和學識的交流。作者通過贊美兄弟之間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們對學問的追求,表達了對文學家荀文若和陸士衡的敬重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風採和學識脩養。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