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慵(yōng):懶散。
- 猿鶴:猿猴和鶴,常用來比喻隱逸山林的生活。
- 筇(qióng):一種竹子,這裏指用筇竹製成的手杖。
- 歸樵:歸來的樵夫。
- 長物:多餘的東西。
- 顏闔:古代隱士,這裏指隱居的人。
翻譯
多年來,我選擇避開世俗,學習懶散的生活方式,只喜愛與猿猴和鶴爲伴。 閒暇時,我獨自拄着竹杖,靜靜地看着流水,偶爾也會在小徑上遇到歸來的樵夫。 隨着年歲的增長,我發現自己身邊已無多餘之物,只有清靜的家門和高大的松樹。 儘管有使者來尋找隱士顏闔,但我已不知自己隱居在雲山的哪一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孫一元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實踐。詩中,「避俗」二字直接點明瞭主題,而「學養慵」、「惟憐猿鶴」等詞句則進一步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與自然爲伴的生活狀態。通過「閒看流水孤筇往,偶與歸樵一徑逢」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己閒適自在的生活場景,以及與樵夫相遇的偶然與自然。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的淡漠,即使有人來尋找隱士,詩人也已不知自己的所在,進一步強調了其超脫世俗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