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雜詩十一首雨潦不歇獨居一室多憂生之嗟

人生百年內,憂樂千萬端。 念念不相襲,長與歲月遷。 暮年壯心歇,欲入名山巔。 緝草爲冬裘,拾穗充朝餐。 未盡生滅相,且斷恩愛緣。 俗儒難與語,三複西來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ǎo):雨水過多,積水。
  • (jiē):嘆息。
  • :重複。
  • :變化。
  • 壯心:雄心壯志。
  • :編織。
  • :皮衣。
  • :穀物的穗。
  • 生滅相:生命的起始與結束。
  • 恩愛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 俗儒:世俗的學者。
  • 三複:反覆三次。
  • 西來篇:可能指佛教經典,暗示詩人的精神追求。

翻譯

在人生的百年中,憂愁和快樂有千萬種。 每一個念頭都不重複,長久地隨着歲月變遷。 到了晚年,雄心壯志消退,想要進入名山的巔峯。 編織草作爲冬天的皮衣,撿拾穀穗作爲早餐。 未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始與結束,暫且斷絕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世俗的學者難以與之交談,反覆閱讀西來的經典篇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憂樂無常的感慨,以及晚年對世俗的超脫和對精神追求的嚮往。詩中,「人生百年內,憂樂千萬端」描繪了人生的複雜多變,而「念念不相襲,長與歲月遷」則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不斷變化。後半部分,詩人通過「暮年壯心歇,欲入名山巔」等句,展現了自己晚年的心境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和對更高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唐時升

唐時升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受業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專意古學。後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無一爽者。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裏婁堅、程嘉燧並稱練川三老。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爲《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